国家让中小学学生学习人工智能,早已开始。去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中小学生要上人工智能课程,推广编程教育。
Python作为2017年最受欢迎的人工智能编程语言,被认为是进入AI领域的敲门砖。从2018年开始,浙江省信息技术教材将放弃VB,将Python纳入浙江高考内容之一。北京和山东也已确定要把Python编程基础纳入信息技术课程和高考的内容体系。
清华大学在2017年面向中小学生做过一期人工智能相关问题的调查,学生们提到最多的是人工智能发展对人类的威胁,约占37%:其中23%的同学担忧人工智能会拥有自己的思维和意识,从而使人类失去对其的控制,另外14%担忧人工智能将在各行各业与人类竞争工作机会,并最终取代人类。
除威胁顾虑之外,18%的同学询问了人工智能的目标和前景;17%的同学请教了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典型应用;12%的同学已经对人工智能专业领域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并向清华大学教授询问具体的算法原理以及相关学习方法;剩下16%的同学则提出与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社会和伦理有关的问题,例如人工智能时代将如何影响对人类的定义等。
人工智能正式进入高中“新课标”
这一次修订,历时四年,组织了260多位专家。修订方案将从2018年秋季学期起开始实施。“我们修订时,真的是战战兢兢,十分慎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表示。
此外,我国2017年7月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另外,规划指出要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特别是加快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和青年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概念正式进入高中生新课标,势必为我国下一代的人工智能方面的培养形成优势,学习知识,培养兴趣,让更多优秀的人才助力我国的人工智能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