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天(5月1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我国发布了首个智能农机技术路线图。
记者了解到,智能农机技术路线图是在我国连续四年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的基础上,由农机、车辆、电子信息等多个技术领域的120多名专家历时两年编制而成的。
路线图立足以无人农机为最终产品形态,提出灵巧整机架构、通用数字底盘、新型动力系统、融合感知和信息采集系统、一体化作业机具、新型能源系统等九大前沿和关键技术。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平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将全面普及以导航技术为主、具备自动行走能力的智能农机装备,在集中连片的大型平原地区农场,具备高度自主行走能力的智能农机、完全自主行走能力的农机将成为作业主力,形成一批商业化的无人农场。
根据此前的试验抽样数据,智能农机具备连续工作、全时作业能力,作业效率提升20%—60%。在作业质量方面,人工操控减少50%、收割故障降低15%。与此同时,在作业成本方面,智能农机的应用推动燃油节省3%—9.5%、农药节省30%、化肥节省8%、用工成本降低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