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资讯 > AI已被神化?先别紧张,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AI已被神化?先别紧张,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2018-01-16 05:57:18    来源:未知    阅读:

        “人工智障”一词原本是讽刺智能手机上的语音助手,后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初期表现也“并不那么智能”,于是大众以“人工智障”取笑人工智能,这个词基本代表了当时大众对于人工智能的态度。直到后来AlphaGo以横扫之势击败人类顶级棋手,才引起大众对人工智能的重新审视。那么当下,人工智能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自动驾驶真的已经来了

        在CES2018上,英伟达率先召开关于“自动驾驶”的发布会,并发布相关硬件产品。近两年,自动驾驶成为CES的热点,不仅仅因为自动驾驶能够彻底改变当下出行规则,还因自动驾驶几乎触手可及。2017年7月份,百度CEO李彦宏乘坐自动驾驶汽车上了北京五环路,证明自动驾驶技术已经产生了质的变化。


目前自动驾驶基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谷歌、百度这种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数据流派,另一派则是以传统车企为代表的场景流派。不谈实现难度和时间,数据流派是未来的大方向,场景流派是当下过渡的产物。
        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根据场景来实现自动驾驶是一个误区,主要原因在于场景并非一成不变,人不可能做到穷举场景。所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需要做的是对汽车上传感器传回的数据进行处理。整合数据是以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的强项,英伟达提供的硬件就是用于处理这些数据的。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不考虑法律、交通意外等因素,拥有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完全可以上路行驶。由于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涉及到路况、图像识别等数据和技术,所以需要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或多家企业联合研发。
        以目前的发展速度,自动驾驶大约在5年内可以被广泛接受,10年内能成为大众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当下,企业之间已经展开合作,2018年的自动驾驶汽车数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上路的次数会更加频繁。
        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的自动驾驶并不完全是人工智能,因为自动驾驶仅仅是丰富了自动化的含义。像机械臂这种工厂内的机器人是自动化的代表,但不能进行自主学习。自动驾驶是自动化的延续,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条件反射。而语音助手的背后是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可以作为人工智能的代表。

        语音助手从“智障”到帮手

        需要说明的是,单纯的语音识别并非人工智能,只有语音识别后反馈给用户相关信息,整个过程才算是人工智能。
        以往语音助手最大的用处就是查天气,如今的语音助手已经可以模仿明星唱歌了。这其中不仅仅是语音识别率的提升,也是语义识别的突破。
 

比如微软小娜,这是一款微软研发,并将其内置在Windows 10操作系统中的语音助手。目前微软小娜不仅能实现定闹钟、查天气等简单语音功能,同时还能够根据不同的语境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交互,其背后就是对海量数据的分析。
      数据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它能带来方向,其次它能修正方向。海量数据分析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机器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当下人工智能发展阶段的现状是,人工智能面对海量数据的时候,是没有方向的,需要人为干预,也就是人与人工智能协同。表现到语音助手方面就是,你问天气,手机给你显示天气的状况。而不是你要出门了,手机自动提示你天气状况。

目前几乎绝大多数人工智能研究,都是集中在如何解决某个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指令。以语音助手为例,它不仅能够让很多操作简化成一条语音指令,甚至给人一种与正常人聊天的感觉。目前人工智能在这一方面表现的已经非常具有实用性了。
        语音助手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了非常智能的水平,比如语音购物、实时翻译等,但涉及到更为深层次的语义识别,尤其是如何根据你的生活习惯、心情等主观因素主动推送信息,这方面目前发展的还不太理想。
        从被人冠上“人工智障”的帽子到令人感到恐慌,人工智能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小到语音助手,大到自动驾驶,如今的人工智能确实已经十分实用了。只不过在某些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难度太大,一时半会还无法达到“智能”。目前能够做到智能的领域主要还是集中在客观环境下,主观环境下依旧无解。所以不要担心机器觉醒推翻人类,这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