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资讯 > 太燃了!看“北京八分钟”是如何惊艳世界的!

太燃了!看“北京八分钟”是如何惊艳世界的!

2018-03-06 05:52:41    来源:未知    阅读:

      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

        燃烧了17天的平昌冬奥会主火炬渐渐熄灭,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了。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将五环旗交给北京市长陈吉宁。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


 
憨态可掬的熊猫起舞,冰上运动员领路,忽然的时空交换,科技感超强的机器人同时启动……由张艺谋执导的“北京8分钟”,用现代手法和思维,奉献了一台蕴含丰富中国文化、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惊艳之作。
 

 
北京,作为全球首个夏季、冬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东方文明古都和现代国际大都市,又一次接过了奥运五环旗。

      “8分钟”背后有多少中国“智造”?

        众所周知,张艺谋擅长使用“人海战术”表现宏大的艺术场面,作为这次“北京8分钟”的总导演,他摒弃了这种创作方式,而是精简演员,大量采用科技手段呈献。
 

 
“北京8分钟”到底有多高科技呢?这其中又蕴涵着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智造”?

      “减重”的世界上最大熊猫木偶

舞台上,演员要穿着目前国内最大尺寸的熊猫木偶进行轮滑表演,所以重量需要控制到非常轻。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制作团队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良和创新。先后尝试了人造纸藤、天然白藤、竹篾条、铝合金丝、碳纤维条、PVC仿真藤条等多种材料,反复对比,进行了上百次测试,才最终确定了用铝合金棺材和碳纤维条相结合,配合上LED灯的制作工艺。
 


 
最终版的熊猫道具,高2米35,仅有20斤左右的重量,比初期的版本轻了几十斤。

      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翩翩起舞

        机器人与轮滑舞者互动,他们携手一起从平昌穿越到2022年的北京。机器人灵活的舞蹈动作,不禁让观众发出赞叹。


 
这是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第一次在国际赛事上表演高难度舞蹈动作,机器人不但要完成了自己动作编排,更要与演员、地面投影进行联动表演,同样实现了技术领域的升级创新。
 

 
机器人导航更加精准,演员和机器人之间有频繁的穿梭互动,演出场地内的灯光干扰多,这就要求机器人要看得远、看得清,同时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判断,并迅速做出适应和调整。
 

 
机器人研发团队从确定参演到开始排练,其间只有两个月时间,全体成员夜以继日地工作,才最终定制出了可以参与演出的机器人。

      细致到微米的“冰屏”

        大家可以看到机器人身上装在的大屏幕使这次表演十分炫酷。移动的机器人,流动的画面形成了多层次,递进式的现场效果。为了体现冰雪主题,这些大屏幕也使用了新技术,最终打造成像冰雪一样效果的“冰屏”。
 

屏幕上要的效果是雪花洁白、冰花透明,这对LED显示屏技术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难度。
       按照导演团队的要求,单屏幕尺寸达到1.5米的跨度,两块屏长3米,如果中间没有支柱,很难稳定。此外,LED屏越长,颜色的一致性越不好,到后面的灯颜色就不一样了。


        为了参与八分钟演出,“冰屏”制作团队进行了专门的技术攻关,不仅生产出了规格更高、工艺更完善的产品,也同步实现了工艺的升级更新。为了保证屏幕可以抗风扛冻,所有屏幕都经过了风洞和冷库测试,达到了风速每秒15米的要求。北京8分钟表演所提出的技术要求,也推进了这个显示屏技术的革新。

      可视化仿真预演系统辅助导演抠细节

        在整个排练过程中,有两套视觉仿真系统一直在充当着导演的“眼睛”和“指挥棒”。这就是由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电影学院组建的虚拟视觉团队设计的“OpenGL表演辅助训练系统”和“北京八分钟文艺表演预演系统”。


        两套系统可以根据导演的创意方案将文艺表演过程全部仿真,以可视化的界面和图纸、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演员的运动轨迹、位置信息、队形变化、运动速度等,帮助导演把控、决策及完善表演方案。


 
这两套系统相当于让导演同时看到现场监控器和直播效果,导演在系统中可以实时观察到演员及道具的队形状态,如果需要调整可以及时反馈。
 

 
  具体到参与演出人员,系统可以为每个人生成自己的动作轨迹和节奏,在不用考虑旁边人的时候,也可以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动作,这样就让排练效率大大提高。

      演员们穿上了智能发热服

  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展示是在韩国当地时间晚上9点15分进行,当时现场的气温已降到零下3度左右。为了做好演员的防寒保暖工作,主创团队采用了石墨烯智能发热服饰,来确保演员在穿着较薄的演出服时不会被冻伤,还可以保证动作舒展。

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利用石墨烯的特性,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了超薄透明的石墨烯电热薄膜技术,用于智能装备制造,并在国外申请了专利保护。
        演员的服装要求轻薄,能让他们灵活地做动作,同时,无论是排练场地还是平昌闭幕式现场,天气都很寒冷,石墨烯服饰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发热效果。
        低温的天气条件下,需要御寒的除了演员,还有现场所有的演出设备。为了让演出主体“冰屏”和移动机器人在平昌能够顺利运行,主创团队特意对设备进行了扛寒、扛风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不断优化设备性能,保证其在低温、大风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

      凝聚科技力量 彰显文化自信

        漫漫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发酵出的灿烂文化,依然能从八分钟里看到,但比重却远远不如中国新面貌的展示。那些红灯笼、茉莉花、京剧……被高铁、共享单车、网购等新的影像所替代,更多凝聚着国家科研和企业能力的科技元素,给人带来更大的震撼。

敢于在八分钟抛弃宣传五千年传统和文化的思路,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中国,进行新文化和新科技的输出,这也使得“北京八分钟”承载了更多意义——中国,不但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在新时代,还有属于自己的新名片。
        我国目前正处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飞速发展的阶段,以人工智能领域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中关村同航智能装备技术创新联盟,凭借国家政策利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北京、南昌、苏州、武穴等多个地区,开展智能装备制造、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等领域的研讨活动及相关技能赛事,获得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业内企业、厂商及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扬。联盟将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携手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7农业节目)、电子科技大学荷福研究院、南京模拟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共同为智能装备、智能制造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